聚焦标准化

从事高校设施管理需要哪些素养?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对设施管理理念、方法和机制的导入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高校物业也逐渐将设施管理的概念运用于服务过程中,以有效提升师生满意度。与此同时,高校设施管理的进步也将进一步提升高校核心业务能力和组织竞争力,实现高校导入设施管理体系的价值。但是,目前设施管理理念的导入也给我国高校后勤服务队伍带来了挑战,突出表现在人员素养达不到设施管理要求的问题,影响着高校设施管理的质量和后勤保障水平,同时也成为高校设施管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高校,设施管理与物业管理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高校设施管理的概念,是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后勤服务外包内容逐渐丰富演化而来,既包含物业管理的基本服务内容,如零星维修、设施保养、环境、绿化等的管理,又涵盖对物业综合管理服务项目的升华,将“人-技术-设施”有效整合,实现设施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的管理。其管理的核心更加突出环境中的“人”的地位,实现高校空间的高品质活动和生活质量和设备的高效工作,不仅可以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设备的高效运行,而且可以推动人的工作效率提升。

目前,设施管理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部分高校开始逐步将设备管理作为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内容,成为优化师生教学、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抓手。此外,随着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环保理念、管理辅助设施等逐渐成为高校设施管理专项工作,这也就对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高校后勤非核心业务外包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物业服务也不断更新自身的服务内容,不断探索包括设施管理在内的新的管理理念,应用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之中。但随着设施管理的深入,随之面临更加复杂和非程序化的问题,而这也将对高校相应管理人员的素养需求有着更高要求,高校设施管理人员素养问题开始显现。

高校设施管理现状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总体上看,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以及第三方非核心业务承包商的从业人员总体向好,特别是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第三方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年龄结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有些管理人员对设施管理思想认识模糊、认识不到位。有些高校设施管理人员接受新兴事物、新的管理理念等有一定程度上的难度,对设施管理的理念缺乏靶向定位的清晰认识,管理方法与传统物业管理无异。

专业素养待提升

高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设施管理操作和维护技术的专业性,是高校设施管理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性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加大,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信息化平台不断投入,对第三方承包商的服务要求也随之提升。高校设施管理的核心在于人与技的结合,而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如建筑信息模型(BIM)、设施管理标准(绿色建筑标准、节能减排等)、智能化设施、PDCA循环工作法等管理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目前还很匮乏,亟待提升。

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

除提升专业素质外,设施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也是降低传统高校物业从业人员安全隐患发生几率、离职率等的解题思路。但目前的高校设施管理团队缺乏人才培养机制,社会层面设施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组织也较为稀缺,使得高校设施管理从业人员素养失衡。

高校设施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沟通与决策能力

良好的沟通和决策能力是高校设施管理的基本要求。

高校师生众多,面对师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不可或缺。

组织中的有效信息需要在各个设施管理部门间传递,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失误。发挥好领导的沟通和决策能力能够领导设施管理部门,带动设施管理团队高效工作。领导沟通能力还在于使设施管理部门中上下级关系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促进设施管理的目标实现。

战略决策能力保证立足整体、全局,有意识有目的地使设施管理与外界环境、组织目标等相契合,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可持续发展。

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

高校设施管理的实施过程也是设施管理理念不断丰富的过程,如同这一理念的出现,是在高校不断变革、创新管理理念、优化组织架构的过程中得到的适合高校后勤发展的管理模式。

高校设施管理涉及多层次、多元化、多部门,需要统筹多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管理。其组织能力可体现在财务经营、运行和维护、项目管理、不动产和物业管理等方面上。组织能力确保设施管理中的各项管理有条不紊,不偏离既定目标的轨道。如在财务和经营方面,设施管理相关人员需要对财务资金的预算、收支活动等进行管理和监督;在运行和维护上,要评估设施的运行情况,制订维护保养计划,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面对高校设施管理中的非常规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性决策等,除需要果断决策能力外,管理人员还应具备协调与应变能力,根据管理过程中各阶段不同资源配置要求,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

创新能力

创新是高校设施管理理念发展的不竭动力。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而且能够促进高校聚焦核心发展战略,形成自身竞争优势,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提升社会认可度。

高校设施管理人员素养提升路径

改变理念,提升认知

高校设施管理理念虽说是“舶来品”,但在我国的高校后勤服务实践中是可以普遍推广的。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设施管理与不同物业业态管理的异同点,提升职业素养。

首先,应加强对设施管理理论的学习,搞懂设施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区别,并将设施管理理论应用到高校后勤服务实际中去。

其次,立足全局,培养系统的思维方式。因为在高校设施管理过程中,需要统筹、整合空间内的人员、场所、过程和技术,对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最后,钻研设施管理的前沿理论,更加全面、精准、多层次地理解高校设施管理的实际效用。

顺应发展,打破技术壁垒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设施管理的显著特征,也是高校后勤改革、高校物业管理内容更迭的助推器,因此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是设施管理人员必备的素养之一。

从高校层面看,高校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如能源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具备设施管理的实施先决条件。为适应高校设施管理需求,部分第三方承包商也开发出自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实力,也成为高校后勤服务的特色。

完善培训机制,健全激励制度

高校设施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要求较高。但从目前社会培养的人才层次来看,缺乏专门的培训课程,因此需要高校和第三方承包商,通过管理需求和经验,整合设施管理培训课程,串联高校设施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形成全面的设施管理应用知识。

健全激励制度。通过了解设施管理人员的内在需求,使个人目标与高校设施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形成行动力、执行力。针对设施管理标准设定并落实绩效标准和薪酬奖励,促使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潜力与创新力,从而最大化地实现组织目标。

作者单位:东吴服务产业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原载于《现代物业》下旬刊2022年9期/总第575期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设施管理标准化 » 从事高校设施管理需要哪些素养?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